处身世纪之交,“怀旧”成为一种“大众情绪”,出版界也不失时机,纷纷打出“怀旧牌”。各种回忆录、传记层出不穷。而一向“低调”的学术类书籍出版也开始加入这一热潮,作起“世纪学人”的文章。近期,就有鹭江出版社推出《名师讲义》、《大师学述》两套丛书,朝华出版社的《学林春秋》、《学林往事》丛书、北京出版社的《世纪学人自述》丛书等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单从内容上看,这类图书不是“新鲜事物”了。早在80年代,中华书局编辑部编辑的《学林漫录》、晋阳学刊编辑部主编的《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都是这方面的书籍。但此次的一批图书又有新的特点,首先是内容较之以往更加丰富,几乎每套丛书都涵盖了文、史、哲等相关领域;其次是总结性较强,书中对于本世纪初以来的专家、学者的人生经历、治学道路几乎都作了全面、总结性的回顾;再次是权威性,书的作者或主要人物都是一个世纪以来各个学术领域的专家,其成就足以代表某一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丛书在对作者自己或他人的学术成就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同时,都十分重视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的介绍,以期给后学者以启发。
虽然有这些共同的特点,但是,每套图书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有的是把学者的讲义进行重新整理,结集出版,如鹭江社的《名师讲义》丛书;有的选取学者自己的回忆性文章,如北京社的《世纪学人自述》丛书;有的邀请学者著文对自己一生的学术进行总结,如朝华社的《学林春秋》丛书;有的是让大师的得意门生对自己的老师进行回忆,如鹭江社的《大师学述》、朝华社的《学林往事》等。
谈到为什么选取“讲义”这样一个切入点,鹭江社北京工作室的阿正先生说,每一位大师总是以他特别出色的那个“点”闻名于世的,如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研究、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我们选择他一生中最擅长的那门课程,就是选择这样一个“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位大师的最高学术成就。《名师讲义》丛书中的“名师”多是年逾八旬的老先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现在已经无力再亲自培养学生了,这套丛书中相当多是第一次正式出版,它无疑将给年轻学人提供一个不可重复的“绝世经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无法亲耳聆听大师教诲的遗憾。
名人写名人是现在比较风行的现象,而“大师写大师”却是这些书的出新之举。鹭江社的《大师学述》丛书包括葛剑雄先生写谭其骧先生,王武子先生写蔡尚思先生等,反映大师的治学历程、治学特点、治学方法和学术传承。作者之一、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武子先生认为,这些老辈学者,现在绝大多数已零落凋谢,健在者也是寥若晨星。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客观地把他们的学术经验总结出来,是后继学术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当前繁荣学术的需要。《学林往事》丛书的编者、朝华出版社总编辑张世林对记者说,由大师平生最得意、学术成就最高的弟子介绍大师,首先保证了书的质量。对于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他们的领悟是最真切、最精确的。书中穿插交错着严肃的学术观点和轻松的日常小事,增加了可读性,也展示了大师们除了严谨之外,可亲可敬的另一面。
通过学者自己的笔触让读者了解他们的人生和学术道路,是北京出版社《世纪学人自述》丛书的风格特点。该书的责任编辑丁宁告诉记者,他们当初确定选题,考虑的是“自述”乃是“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后人进行学术史研究时参考,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与之相似,朝华出版社的《学林春秋》也是学者“自己写自己”的书。所不同的是,这套丛书中所有的文章都是主编张世林直接向老先生们约来的稿件,此前没有发表过。张世林对记者说,他的初衷便是让老先生们在晚年对自己的学术生涯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丛书的所有文章都以“我和……”为题,如杨伯峻先生的《我和〈左传〉》、季羡林先生的《我和东方文化研究》等,突出了每位作者的研究专长,也使整套书的风格趋于统一。
学术方面的书籍在出版界一向比较“沉寂”,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出版这样一系列“世纪学人”的书籍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张世林对记者说,总结过去是为了让读者看到20世纪学术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在总结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去超越他们。据鹭江出版社阿正介绍,《名师讲义》和《大师学述》两套书旨在从个案上给学界留下一批好的研究文本,因为在大师的晚年对他们作一番评点是完全可能且必要的。记者还采访了《学林春秋》的作者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他认为该书具有学术史和学术前沿两个方面的意义。老一辈学者的严谨学风和杰出成就不仅教育了当今的读者,并且为他们提供了治学的门径。袁先生认为,作学问如果不懂学术史,不了解前沿问题是很盲目的。另一方面,这套丛书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文、史、哲、考古、科技史等等,对学者关心和了解邻近学科的进展情况,在多学科的交叉点上找到新的研究课题是有帮助的。
出版社把这类书的读者群定位在大学生或青年学者,而这几套书在他们中间也的确收到了一定的反响。武汉大学的一位研究生说,这类书不仅在学术方面起到了总结和指导的作用,对于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来说,这些大学者的思想、人生经验也是一种急缺的资源。在如今学术界关于“学风”的讨论中,书中前辈学者脚踏实地、不求名利、甘于坐冷板凳的学风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的一位读者也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学林春秋》这类随笔性的文章,它们生动、轻松,读之备感亲切,如见大师其人。
虽然目前这类“世纪学人”图书频频出现在各大书店的书架上,读者反映也不错,但出版社并不期待着它们能够在市场上“火”一把。在采访中,张世林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这类图书不会热销,但会长销;丁宁也认为它们不会成为畅销热点。毕竟这类书所涉及的是一向比较“生僻”的学术界,面对的读者范围也只是“少数人”,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却是出版界公认的,鹭江出版社社长杨迅文表示,要把这样的项目当作长久的文化事业来经营。